欢迎来到上海连仪仪表有限公司

13062628379

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我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多种常用液位计介绍

产品分类 / PRODUCT

多种常用液位计介绍

更新时间:2025-08-21      浏览次数:29

  液位计,作为测量罐体内液位高度的工具,种类繁多。常见的液位计包括玻璃管液位计、磁翻板液位计、静压液位计、差压式液位计、浮球液位计、雷达液位计、电容式液位计、射频导纳液位计、磁致伸缩液位计以及伺服式液位计等。此外,还有用于测量物位的超声波物位计和放射性物位计等。从测量原理上,这些液位计可分为接触式测量、非接触式测量以及压力式原理测量等。接下来,我们将逐一深入探讨每种液位计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场景。

玻璃管液位计
玻璃管液位计是一种直观且简单的液位测量工具。其工作原理基于液体的可视化,通过玻璃管内的液柱高度来反映罐体内的液位。这种液位计适用于许多工业领域,特别是在需要实时监测液位变化且对成本要求不高的场合。其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价格实惠,同时也能提供直观的测量结果。然而,玻璃管液位计的缺点也同样明显,如易碎、抗腐蚀性差等,因此在某些恶劣环境下可能不太适用。
原理:
玻璃管液位计的设计基于连通器原理。它主要由玻璃管和液位计主体组成,通过接管上的法兰或锥管螺纹与被测容器相连通。这样,我们可以通过玻璃管直观地观察到容器内的液面高度,从而了解液位情况。
按HG21592-95标准生产的液位计,其两端的针型阀不仅作为截止阀使用,还具备逆止阀的功能。当液位计遭受意外破损导致泄漏时,其内部的钢球会在介质压力的推动下自动封闭液体通道,从而有效防止液体大量外流,确保安全。但需注意,这一功能的前提是罐内压力至少达到0.2Mpa。此外,通过改变液位计零件的材料或增加某些附属部件,可以进一步实现防腐、保温、防霜以及照明等多种功能。
此外,还有一项关于玻璃管液位计的标准,即JB/T9243-1999。鉴于玻璃管的易碎性,通常会在玻璃管液位计上配备护套以提供保护。部分液位计还设有取样阀,以便于取样罐内液体或在进行检修时排空玻璃管液位计内的液体。此外,一般建议玻璃管液位计的长度不应超过2米。若需测量超过2米高的液位,建议采用多段交错安装的方式进行配置,如下图中所示。
适用范围及特点:

玻璃管液位计,以其结构简单、经济实惠、安装便捷、工作稳定以及长寿命等显著优点,在液位测量领域占据一席之地。然而,它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内壁容易沾染污垢,导致读数困难,同时也不便于远程传输和调节。尽管如此,玻璃管液位计仍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液位测量场合,无论是简单的工程项目还是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复杂系统。

在安装玻璃管液位计时,需要遵循一系列步骤以确保安装质量和测量准确性。首先,在拆箱时要小心谨慎,避免因箱子上的尖锐物弄碎玻璃。安装过程中,应轻拿轻放,避免过度敲击或振动。其次,当介质温度较高时,需等待玻璃管达到一定温度后再缓慢开启阀门,以防止玻璃管因温差过大而破裂。最后,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清洗玻璃管内外壁的污垢,以保证液位显示的清晰度。清洗时需先关闭与容器连接的上、下阀门,然后通过排污阀放净玻璃管内的残液,再使用适当的清洗剂或长杆毛刷进行清洗。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另一种液位计——磁翻板液位计。
原理概览:

磁翻板液位计,其工作原理基于磁性耦合技术。通过磁性作用,液位计的翻板在液位变化时发生翻转,从而直观地显示出液位的高低。这种液位计具有结构简单、直观易懂、耐腐蚀、耐高温等特点,在各种液位测量场合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磁翻板液位计的工作原理结合了浮力原理与磁性耦合作用。当容器内的液位发生变化时,主导管中的浮子会相应地上下移动。这个浮子内含有的磁钢,通过磁耦合将液位变化传递到现场指示器。指示器中的红白翻柱会因磁性作用而翻转180度,从而直观地显示出液位的高低。当液位上升时,翻柱由白色变为红色;而当液位下降时,翻柱则由红色变回白色。指示器的红白界位,即代表了容器内介质的实际液位。
此外,磁翻板液位计还具备就地显示和远程控制双重功能。在远程控制模式下,浮球中的磁体与传感器(磁簧开关)相互作用,会改变电路中元件的数量,进而影响仪表电路系统的电学量。这种变化可以反映容器内液位的情况,并可以通过检测电学量的变化来进行远程传输、分析与控制。

磁翻板液位计还具有直读式特性,无需多组液位计组合即可实现就地显示。其密闭的磁性耦合隔离器结构,使得它特别适用于易燃、易爆和腐蚀性有毒液位的检测,大大简化了复杂环境下的液位检测手段,确保了安全可靠的检测体验。根据不同的安装需求,还有侧装式和顶装式等多种类型的磁翻板液位计可供选择。
相关标准:HG/T 21584-1995 磁性液位计
适用范围:该磁性液位计在多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石油加工、食品加工、化工、活性炭投加装置、石灰投加系统、高锰酸钾投加设备、加药设备、制药、电力、造纸、冶金、船舶和锅炉等。在这些领域中,它主要用于液位的测量、控制与监测。

优点:磁性浮子液位计具有高密封性,能够有效防止泄漏,并适用于高温、高压和耐腐蚀的场合。在面对高温、高压、有毒、有害或强腐蚀介质时,其优性更为明显。

缺点:需要注意的是,磁性浮子与介质是直接接触的,因此对浮球的密封要求非常严格。此外,它不能用于测量粘性介质。另外,磁性材料如果发生退磁,会导致液位计无法正常工作,同时翻板也可能因为某些原因而卡死,从而无法进行远传指示。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另一种液位计——静压液位计。
原理:
静压液位计的工作原理基于压力传感器与被测液体的直接接触。当压力传感器深入或接触液体时,它会受到介质压力P的作用,这种压力与被测液体的高度h成正比,且线性度高。具体来说,这个关系可以表示为P=ρgh,其中ρ代表被测介质的密度,g是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而h则是被测液体的高度。在特定的被测介质和地点,ρ和g被视为常数。由此,我们可以推导出h=P/(ρg),这就是液位变送器工作的核心公式。

在实际应用中,变送器探头(配备传感器)被安装在容器的底部,用于检测与液位高度直接相关的压力,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这些电信号随后被传输到储液容器上的转换单元,经过转化,与液位高度相关的电信号被转换为4~20mA的标准信号并输出。

此外,静压液位计有多种安装方式,包括底装式和投入式,以满足不同的测量需求。
静压液位计主要适用于罐类与大气相通的液位测量。若罐内存在压力,则应选择压差式液位计进行测量。其优点在于,静压与液位之间呈正比关系,因此,通过压力表测量基准面上的液柱静压,即可得出液位高度。此外,静压液位计的普及范围广泛,校准也相对容易。然而,它也存在一些不足。由于介质密度和温度的变化对其影响显著,静压液位计的精度往往较差。为了克服这些影响,需要借助其他测试仪表,这也导致搭建一套完备的静压测量系统成本相对较高。
原理:
差压液位变送器通过测量高低压力差,再经转换部件将该差压转换为电流信号,传送给控制室的电器元件。此类液位计特别适用于密闭且存在压力的容器。差压的大小直接反映了液位的高低。实际测量时,通过差压计来测定气、液两相间的差压,从而确定液位。

在利用差压变送器进行液位测量时,由于安装位置差异,正负压导压管内可能充满液体,这会导致变送器产生固定差压。当液位为零时,差压计的指示并不位于零点,而是存在正或负的偏差。

为确保准确指示,需消除这一固定偏差,即进行“零点迁移"。此时产生的差压值被称为迁移量。若该值为正,则系统为正迁移;若为负,则为负迁移;若为零,则无迁移。
应用范围:
差压液位变送器以其出色的性能和精准的测量能力,广泛应用于水基介质、原油以及其他液位物位的测量。在采用浸入法进行液位测量与控制时,该液位变送器显得尤为便捷,其标准输出信号可直接与数控仪表相连接,实现轻松的互换使用。然而,与静压液位计相比,其优缺点也需用户综合考虑。
原理简述:

差压液位变送器的工作原理基于被测介质在管道或容器中产生的差压。当液位发生变化时,变送器内部的传感器会感知到这一变化,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这一原理使得差压液位变送器能够实时监测和精确测量液位,满足各种工业测量需求。
浮球液位计的设计基于浮力和静磁场原理。其核心部件是带有磁体的浮球,当液位发生变化时,浮球会受到浮力的影响而改变位置。这种位置变化会与传感器(通常是磁簧开关)相互作用,导致电路中串联元件(例如定值电阻)的数量发生变化,进而引起仪表电路系统的电学量改变。具体来说,就是磁性浮子位置的变化引发了电学量的相应变化。通过检测这些电学量的变化,我们可以准确地反映容器内的液位情况。

此外,浮球液位计能直接输出电阻值信号,或者配合变送模块输出电流值(4~20mA)信号。同时,与其他转换器配合,还可以输出电压信号或开关信号,实现电学信号的远程传输、分析与控制。

需要注意的是,被测介质中不应含有铁磁性杂质,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此外,浮球液位计有三种安装方式可供选择:侧底安装、顶置安装和侧侧安装,以满足不同的测量需求。

雷达液位计
雷达液位计通过发射和接收高频微波信号来测量液位。其工作原理类似于雷达,通过非接触式测量方式,避免了机械接触可能带来的磨损和污染。此外,雷达液位计的测量范围广泛,适用于多种液体和复杂环境,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特点。
原理:
雷达液位计,一种基于时间行程原理的微波液位计,巧妙运用了微波(雷达)定位技术。它通过一个发射装置释放能量波——通常是脉冲信号,这些能量波遇到障碍物后会反射,由接收装置捕获这些反射信号。通过测量能量波往返的时间差,我们可以准确判断物位的变化。随后,电子装置对微波信号进行处理,最终将物位变化转化为相应的电信号。

在雷达液位计中,所使用的能量波通常是频率约为8.3GHz的高频电磁波(实际频率可能略有差异,也可能采用更高频率)。这些脉冲能量波的最大脉冲能量控制在约1mW左右(平均功率为1μW),确保对其他设备和人员无辐射伤害。

应用与特点:
雷达液位计非常适合对液体、浆料以及颗粒料进行非接触式连续测量。它特别适用于温度和压力波动大、存在惰性气体或蒸汽的环境。采用微波脉冲(PTOF)测量方法,该设备能在工业频率波段内稳定工作。其波束能量低,可轻松安装于各种金属或非金属容器及管道内,且对人体及环境无害。

优点包括无盲区、高精度测量,无需传输介质,且不受压力、真空、温度变化以及惰性气体、烟尘、蒸汽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甚至适用于挥发介质的测量。此外,它还提供了4mA~20mA/HART协议的输出信号,简化了标定过程,并可通过数字液晶显示进行现场标定和简单的组态设定。该设备也能应对高温工况,过程温度高达200℃,若配备高温延长天线,更是能达到350℃。

然而,雷达液位计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价格相对较高,且需要设置的参数较多。使用时还需注意保护天线,避免介质沾染,同时也要定期清理以防结冰现象影响测量。在最初安装时,也需确保罐类无介质以确保准确测量。
原理:

雷达液位计的工作原理基于时间行程原理,它利用微波(雷达)定位技术来测量物位。发射装置会释放出脉冲能量波,这些波遇到障碍物后会反射,并被接收装置捕获。通过精确测量能量波往返的时间差,我们可以得出物位的变化情况。随后,电子装置会处理这些微波信号,并将物位变化转化为相应的电信号。

在雷达液位计中,所使用的能量波通常是频率约为8.3GHz的高频电磁波。这些脉冲能量波的最大脉冲能量被严格控制,确保对其他设备和人员无辐射伤害。其波束能量低,可轻松安装于各种金属或非金属容器及管道内,且对人体及环境无害。

应用与特点:

雷达液位计非常适合对液体、浆料以及颗粒料进行非接触式连续测量。它特别适用于温度和压力波动大、存在惰性气体或蒸汽的环境。采用微波脉冲(PTOF)测量方法,该设备能在工业频率波段内稳定工作。其测量无盲区、精度高,无需传输介质,且不受压力、真空、温度变化以及惰性气体、烟尘、蒸汽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甚至适用于挥发介质的测量。此外,它还提供了4mA~20mA/HART协议的输出信号,简化了标定过程,并可通过数字液晶显示进行现场标定和简单的组态设定。该设备也能应对高温工况,过程温度高达200℃,若配备高温延长天线,更是能达到350℃。

然而,雷达液位计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价格相对较高,且需要设置的参数较多。使用时还需注意保护天线,避免介质沾染,同时也要定期清理以防结冰现象影响测量。在安装时,也需确保罐类无介质以确保准确测量。
电容式液位计的测量原理基于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与电容值之间的关联。物位的改变会引起系统电容的变化,从而影响振荡电路的频率。传感器中的振荡电路能够感知这种电容量变化,并将其转换为频率变化,再传递给电子模块进行处理。经过计算分析,这些频率变化最终被转换为工程量显示,实现液位的连续测量。

电容式液位计主要由传感器、二次仪表及附件组成。传感器通常安装在罐顶,其探极垂直伸入罐内。而二次仪表则置于其他适宜位置,用于接收和处理传感器发出的信号,进而显示液位高度。此外,该设备还提供高/低限报警和4~20mA变送输出功能,适用于液体/固体物料的物位高度显示、报警、控制以及远传显示等需求。

其优点包括结构简单、安装便捷、性能稳定可靠。同时,由于电极采用不锈钢材料制造,因此具有出色的耐腐蚀性,适用于导电和绝缘性物料。此外,维修量小也是其一大亮点。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该液位计要求介电常数保持稳定,否则可能出现较大误差。因此,它不适用于介电常数或物料湿度变化过大,以及物料颗粒大于15mm而不能与电极良好接触的固体介质。

电容式液位计在石油、化工、电力、冶金、食品和环保等多个工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可用于监测开口或有压容器中的物位。
射频导纳技术是一种从电容式物位技术演变而来的先进技术,具有防挂料、高可靠性、高精度以及广泛的适用性。在电学中,导纳被定义为阻抗的倒数,它融合了电阻性、电容性和感性成分。而射频,即高频无线电波谱,使得射频导纳技术能够通过高频无线电波来测量导纳。
当仪表工作时,其传感器与灌壁及被测介质共同形成一个导纳值。这个导纳值会随着物位的变化而相应改变。电路单元负责将测量的导纳值转换为物位信号并输出,从而实现物位的精确测量。此外,该技术还具有出色的防挂料性能,使得传感器能够更可靠、更准确地工作,并且适用范围广泛。

射频导纳物位控制器

主要由传感器模块、电子模块及其他连接器件组成。传感器单元包含测量探极、屏蔽极和接地端三个关键部分。被测物料的高度变化会导致测量探极与容器壁间导纳的改变,当物料达到预设的工作点时,电子单元会作出反应,驱动继电器动作并输出开关信号。

屏蔽极的设计能有效防止因电极挂料而产生的误动作信号,确保只有在物料真正达到设置点时才输出开关控制信号。这使得微波物位控制器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包括检测颗粒、飞灰、导电和非导电液体、粘稠物料等。其强大的通用性、抗粘附电路设计以及失电保护模式等特点,使其成为性价比高、稳定可靠的物位开关解决方案。

原理详解:

射频导纳物位控制器的核心原理在于其测量方式。传感器通过测量探极、屏蔽极和接地端三个关键部件,与灌壁及被测介质共同构成一个导纳值。这个导纳值会随着物位的变化而动态调整。电子模块则负责将测量的导纳值转换为物位信号并输出,从而实现物位的精确监控。此外,屏蔽极的设计巧妙,能有效防止因电极挂料而产生的误动作信号,确保测量的准确性。这使得射频导纳物位控制器在各种复杂环境下都能稳定工作,成为性价比高、稳定可靠的物位开关解决方案。

磁致伸缩液位计的工作原理:

当磁致伸缩液位计的传感器开始工作时,其电路部分会在波导丝上产生一个脉冲电流。这个电流在波导丝中传播时,会在其周围形成一个脉冲电流磁场。液位计的测杆外部配备了一个浮子,这个浮子可以随着液位的变化在测杆上上下移动。在浮子内部,有一组磁环。当脉冲电流磁场与这些磁环相遇时,浮子周围的磁场会发生变化,导致由磁致伸缩材料制成的波导丝在浮子所在位置产生一个扭转波脉冲。这个脉冲会以固定的速度沿着波导丝传回,并被检出机构检测到。通过测量脉冲电流与扭转波之间的时间差,可以精确地确定浮子(即液面)的位置。

磁致伸缩液位计的优点包括其高精度,特别适用于测量油类液体和油水分界面。然而,由于其接触式测量方式和较高的安装、维护要求,磁致伸缩液位计在市场上的普及程度相对较低。

原理详解:

磁致伸缩液位计的工作原理主要依赖于其传感器设计。当传感器启动后,会在波导丝上产生一个脉冲电流,该电流在波导丝中传播时,会形成脉冲电流磁场。液位计的测杆外部配备的浮子,会随着液位的变化在测杆上上下浮动。浮子内部嵌入的磁环与脉冲电流磁场相遇时,会导致浮子周围的磁场发生变化。这一变化进一步引发波导丝在浮子所在位置产生一个扭转波脉冲,该脉冲以固定速度沿波导丝传回,并被检出机构捕捉。通过测量脉冲电流与扭转波之间的时间差,可以精确确定浮子(即液面)的位置。
超声波液位计的原理在于其发射和接收能量波的能力。它通过一个发射装置发射出能量波,通常是脉冲信号,这些能量波在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并被一个接收装置捕获。通过测量这些能量波从发射到反射回来的时间差,我们可以确定物位的变化情况。这个过程涉及到电子装置对微波信号的处理,最终将信号转化为与物位相关的电信号。

在超声波液位计中,探头会向被测介质表面发射超声波脉冲信号。当超声波在传输过程中遇到被测介质或障碍物时,它会反射回来。这个反射信号被电子模块检测并经过专用软件处理。通过分析发射超声波和回波的时间差,并结合超声波的传播速度,我们可以精确计算出超声波传播的路程,从而反映物位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超声波液位计属于声波技术,其传输需要介质。因此,它的性能可能会受到罐内温度和压力的影响。然而,这种液位计的优点也显而易见:它没有机械传动部分,因此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它是一种非接触式测量方法,不受液体粘度、密度等因素的影响。

但同时,超声波液位计也存在一些限制:它可能存在测量盲区;当罐内存在压力时,其测量准确性可能会受到影响;此外,它也不能用于测量易挥发性的介质。

原理详解:

超声波液位计的工作原理主要依赖于其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能力。它通过一个精密的发射装置向外发射超声波脉冲信号,这些信号在遇到被测介质或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并被接收装置捕获。随后,电子模块会对这些反射信号进行处理,通过分析发射超声波与回波的时间差,结合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可以精确计算出超声波传播的路程,从而反映出物位的高低变化。这种非接触式的测量方法,不受液体粘度、密度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测量精度。然而,它也存在一些使用上的限制,如可能存在的测量盲区、罐内压力对测量准确性的影响,以及不适用于易挥发性介质的测量。
伺服式液位计的工作原理基于浮力平衡,通过微伺服电动机驱动小体积浮子进行精确液位测量。工作时,浮子在细钢丝上的重力产生力矩,作用在外轮鼓的磁铁上,进而改变磁通量。这种磁通量的变化被内磁铁上的电磁传感器(霍尔元件)捕捉,并转化为电压信号的变化。该电压信号与CPU中的参考电压进行比较,任何差异都会驱动伺服电动机转动,调整浮子位置以恢复平衡。整个系统构成闭环反馈,精确度高达±0.7mm,并具备挂料补偿功能,可应对钢丝或浮子上附着被测介质造成的张力变化。此外,该仪表不仅能检测浮力测量液位,还能测量密度、油水界面以及介质的平均密度和密度分布。然而,对于粘稠度高、易挂壁及粘黏的介质,伺服液位计的测量误差可能较大,因此可能不适用于此类介质的液位测量。
音叉式物位控制器,一种创新的物位开关,其工作原理基于音叉振动。该控制器在感应棒底座处通过压电晶片驱动音叉棒,同时另一压电晶片接收振动信号,形成循环,使感应棒产生共振。当物料与感应棒接触时,振动信号逐渐减弱直至停止,此时控制电路会输出电气接点信号。由于其感应棒的感度从前端到后座逐渐减弱,因此即使在桶槽内物料堆积或排料时,也不会产生误报。
简单来说,音叉在压电晶体的激励下产生特定频率和振幅的机械振动。当音叉浸入液体或固体时,其振动频率和振幅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被电子线路检测并转化为开关量输出。

音叉物位开关适用于多种液体介质,同时也适用于测量能自由流动的中等密度固体粉末或颗粒。由于其结构简单,基本无活动部件,因此机械磨损极低,维护需求极小,使用非常方便。
2. 在着手进行连续化工艺开发之前,我们需要收集哪些关键数据?
3. 面对不同的连续化反应器选项,我们该如何做出明智的选择?
4. 能否详细介绍一下如何有效地组合各种连续化反应器?
5. 在连续化工艺的开发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和挑战有哪些?
6. 探讨工业化实施的具体方案和设备选型策略。

接下来,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中试前的条件:

  1. 深入理解反应机理,并掌握工艺安全数据,包括反应热和热稳定性数据。

  2. 确保小试重复收率稳定,并选定各参数的范围值。

  3. 制定原料产品和中控的分析方法,包括定量分析,以及物料衡算表。

  4. 关注设备材质的耐受实验数据,并预估可能出现放大问题的清单和对策预案。

此外,中试放大的安全性研究也是重要的一环,它涵盖了危险工艺、危险化学品以及危险操作的安全危害分析和应对措施。同时,我们还将探讨如何利用量热报告中的数据来进行热平衡分析,以及如何确定搅拌类型和最小转速/搅拌功率等关键问题。

另外,中试放大过程中还会面临换热和搅拌的挑战。我们将探讨如何利用量热报告的数据进行热平衡分析,如何确定合适的搅拌类型和最小转速/搅拌功率,以及如何估算中试反应所需的制冷量和制热量。同时,我们还将分享如何做好中试反应的温控措施。

此外,无水无氧措施也是中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将讨论原料的无水处理方案、反应釜的无水化和氮封方案,以及防止反应釜倒吸、冲料的措施。同时,还将介绍离心机的氮封方法。

最后,我们还将深入探讨中试中的分离问题。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固液分离方案、如何实现全密闭过滤等关键技术问题。
3. 如何应对过滤难题;
4. 萃取与反萃的优化策略;
5. 连续萃取方案的构建;
6. 乳化现象的处理方法;

7、中试的物料输送挑战

  1. 实现全密闭固体加料;

  2. 精确控制液体加料;

  3. 全密闭取样技术的运用;

  4. 全密闭PH测试方法的实施;

8、蒸馏与溶剂置换技术
9、中试结晶问题解析
10、设备兼容性与腐蚀问题探讨
11、中试批记录模板的编制
12、投料前的详细检查清单
13、连续化中试的常用手段介绍
14、中试总结报告的撰写指南

专家介绍
主讲专家杨老师,拥有丰富的化工医药行业经验,曾担任重要职务,包括副总经理、工程总监等。他擅长化学工艺与工程的结合设计,精通连续流化学工艺和工程设计,并具备医药全产业链工程设计、工厂运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拿起手机扫一扫
地址:上海市金山区同凯路44号
邮箱:1497267319@QQ.COM
联系人:陈经理

Copyright © 2025上海连仪仪表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沪ICP备2022031925号-3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录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