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上海连仪仪表有限公司

13062628379

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我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防爆热电偶与普通热电偶的结构差异

产品分类 / PRODUCT

防爆热电偶与普通热电偶的结构差异

更新时间:2025-07-08      浏览次数:117

  在工业温度测量领域,热电偶作为核心传感器,其性能直接决定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尤其在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爆炸性环境中,防爆热电偶的应用已成为行业刚需。以连仪为代表的国产防爆热电偶,通过结构创新与材料升级,实现了与普通热电偶的本质差异。本文将从结构设计、防爆原理、应用场景及成本构成四个维度展开深度分析。

一、结构差异:从基础组件到防爆设计的质变

  1. 普通热电偶的标准化结构

  普通热电偶遵循IEC 60584标准,其核心结构由四部分构成:

  热电极:采用K型(镍铬-镍硅)或J型(铁-康铜)等标准化分度号材料,通过塞贝克效应实现温度-电压转换。

  绝缘套管:通常使用氧化镁(MgO)陶瓷管,实现电极间电气隔离。

  保护管:304/316L不锈钢或陶瓷材质,抵御机械冲击与化学腐蚀。

  接线盒:普通铝合金铸造,仅具备基础电气连接功能。

  以WRNK-291型普通铠装热电偶为例,其结构重量仅120g,接线盒壁厚2.5mm,无法承受内部爆炸冲击。

  2. 防爆热电偶的强化设计

  隔爆型铠装热电偶通过三项关键创新实现防爆功能:

  隔爆接线盒:采用ZL102高强度铝合金压铸,壁厚增至8mm,内部空间扩大30%,可容纳标准接线端子而不产生电弧飞溅。

  间隙隔爆结构:接线盒盖与本体采用螺纹连接,配合0.15mm的隔爆面间隙,当内部发生甲烷爆炸(压力达1.0MPa)时,火焰通过间隙时温度可从1200℃骤降至450℃以下。

  特种密封系统:使用氟橡胶O型圈(耐温-40℃~+200℃)与硅胶灌封双重密封,确保IP67防护等级,防止可燃气体渗入。

二、防爆原理:从被动防护到主动控制的突破

  1. 普通热电偶的失效模式

  在甲烷浓度5%~15%的爆炸性环境中,普通热电偶存在三大风险点:

  接线端子电火花:当负载电流超过3A时,接触电阻产生的高温(>300℃)可能引燃气体。

  保护管破裂:在1.5MPa压力冲击下,316L不锈钢保护管会产生裂纹,使内部电极暴露。

  绝缘失效:氧化镁陶瓷在潮湿环境中吸湿率可达0.5%,导致电极短路产生电弧。

  2. 防爆热电偶的主动防护机制

  产品通过三重防护体系实现本质安全:

  能量限制:采用ExdⅡCT4防爆等级,将内部电火花能量控制在0.28mJ以下(甲烷最小点火能0.29mJ)。

  压力释放:接线盒设计有0.5mm²的泄压孔,当内部压力超过0.8MPa时自动开启,防止结构破坏。

  温度控制:内置PT100热电阻监测接线盒温度,当超过120℃时触发报警并切断电源。

三、应用场景:从常规环境到特别工况的拓展

  1. 普通热电偶的适用边界

  温度范围:-200℃~+1100℃(K型)

  压力限制:≤0.5MPa(常温)

  典型场景:锅炉温度监测、空调系统控制、食品加工等非危险环境。

  2. 防爆热电偶的适应能力

  产品通过ATEX认证,可满足:

  爆炸性气体环境:ⅡA(丙烷)、ⅡB(乙烯)、ⅡC(氢气)全系列防护

  高温高压工况:在1300℃、2.5MPa条件下持续工作20000小时无失效

  腐蚀性介质:采用哈氏合金C-276保护管,可耐受浓度98%的硫酸腐蚀

四、技术发展趋势与行业启示

  随着智能制造升级,防爆热电偶呈现两大发展方向:

  智能化集成:集成4-20mA输出与HART协议通信,实现远程诊断功能。

  材料创新:采用碳化硅(SiC)陶瓷保护管,使耐温上限提升至1600℃,同时重量减轻40%。

  对于行业用户而言,选择防爆热电偶需遵循"三看"原则

  看认证:优先选择具有ATEX、IECEx、CNEX等国际认证的产品

  看参数:关注防爆等级(ExdⅡCT4)、温度组别(T6最佳)、响应时间(≤1s)

  看服务:要求供应商提供防爆结构设计图纸与爆炸压力测试报告

 

拿起手机扫一扫
地址:上海市金山区同凯路44号
邮箱:1497267319@QQ.COM
联系人:陈经理

Copyright © 2025上海连仪仪表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沪ICP备2022031925号-3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录    sitemap.xml